魔鬼附著在每個人的心
但天使只眷顧心虛的人


「更好的世界」甫獲今年的《奧斯卡》《金球獎》雙料冠最佳外語片,本片為丹麥睽違20多年後
再擒金像獎殊榮,女導演-蘇珊娜畢爾第二次角逐奧斯卡殿堂便一舉奪魁,所及之成就雖不及同鄉
前輩,但好運當頭卻煞羨其他知名大導...。奧斯卡口味或許見仁見智,但「更好的世界」讓我憶
及「送行者」當年亦獲勝的原因,兩者皆打煽情牌,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章節,只有文化差異下
所開啟的無國界感召。「更好的世界」中文片名顧名思義是部正面的教材,地球只有一個,不是
自相殘殺就要共生共存,當所有壞念頭湧現,只有心虛能為自己帶來幸運,使壞的心虛、叛逆的
心虛、出軌的心虛、放棄的心虛,心虛內疚之人上天願給機會,而蠻橫無理之人上天必會下刑罰。

 

兩個時空、兩個家庭、兩個小孩,他們共同連結的癥結點起於一場校園霸凌事件,常受欺壓的男
孩E,因為受新轉學來的男孩C相挺,於是加入跟隨男孩C的反叛個性一起化暴力為力量挽救在校
園的頹勢。男孩E的父親A是一位在非洲難民營行醫的醫生,在當地每天醫療處境如戰場般的恐怖
摧殘,回家後卻還得面對小孩與妻子的棘手問題。男孩C因為母親癌症過世,怪罪父親不把母親
當一回事,不但放棄挽救還懷疑父親外遇,兩人的關係就似斷了線。當兩方個體一切變成永遠對
立時,似乎連簡單的對與錯都得搞得非你死就我亡,究竟生活中出現了什麼不可諒解的罪過,哪
裡才有單純理想的世界!?

 

本片在故事角色上刻劃的不夠堅定,角色配置的定位也不夠明確,小孩與成人的那條衝突代溝時
而遠時而近,小孩原掌握主動的敘述觀點,當與成人的差異鴻溝開始被建立時,卻不時被成人的
理性情感給約束而反覆拉扯,本應有的7:3張力優勢,卻被寫成5:5,讓全場只淡留殘暴的輪
廓,而失去北歐冷冽強勢的低氣壓核心。理應上氣氛是足但內容就不夠令人信服,我仍相信團結
可以力量大,但對我來說故事中意指用忍氣吞聲來制衡暴力彰顯和平正義,如此世界就可以更美
好的宏觀看法仍需抱持著質疑。社會依舊是依尋著食物鏈的模式在建構成長,階級地位的優勢仍
是可以吃死霸道之人,父親在小孩面前以身作則,在車廠工人面前以消極的方式面對理性社會架
構下的暴力,不爭是非不吭氣只求理性正義;但相反的,在非洲難民眼前行醫的父親卻變成救世
主,他能以個人才智統領整個村落的好惡,當他受不了當地暴行勢力的囂張竟可漸接促成群體的
討伐,但他豈不過只是另個國家的一般百姓不是。人依舊是有血有肉的動物,面對正義與暴力相
斥之下的妥協,我不認為垂憐他人之罪過,整個世界得以更進化。北歐國家人民生活富庶福利健
全,他們眼中的家庭校園問題並不夠成大局,著眼的該是每個人內心的黑暗面該如何消化沉澱,
或許我還是比較吃金基德那套"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"吧!!

 

電影中的數字意象會說話,故事中兩個小孩主角 Elias & Christian 男孩的生日恰巧都設定為
"7月7日","7"這數字在西方語意上有"幸運"的象徵、在圖像上有"槍"的表徵,在電影中似乎也
暗示這個故事裡的兩人將遭遇一場武器之戰,並且能幸運的逃過一劫。


「更好的世界」電影延伸系列展
《時代的信差-2011 世界新聞攝影展》 04.23.2011 ~ 05.15.2011 士林紙場
「為了爭取和平多流點汗,我們就能在戰爭中少流點血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     ─ 印度外交官

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→
導演:
蘇珊娜畢爾 (Susanne Bier)
編劇:
安德斯湯瑪斯詹森 (Anders Thomas Jensen)
年份:2010
IMDb評價:7.7
演員:
麥可佩斯伯蘭特 (Mikael Persbrandt)【永遠的瞬間】【成人遊戲】
崔娜蒂虹(Trine Dyrholm)【心靈暗湧】【肥皂】【愛在你手心】
艾力克荷米(Ulrich Thomsen)【口是心非】【黑暗金控】【誰才是導演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acef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